PBTCA在冷却水和锅炉水系统中的作用是什么?
PBTCA(2-磷酸基-1,2,4-三羧酸丁烷)在冷却水和锅炉水系统中主要作为阻垢剂、缓蚀剂和分散剂使用,其作用机制和应用特点如下:
1. 在冷却水系统中的作用
(1) 阻垢作用
抑制无机垢沉积:
碳酸钙(CaCO₃)垢:PBTCA通过螯合Ca²⁺,干扰晶体生长,防止结垢。
硫酸钙(CaSO₄)、磷酸钙(Ca₃(PO₄)₂):通过晶格畸变和分散作用,减少硬垢形成。
分散颗粒物:与聚羧酸类阻垢剂(如PAA、HPMA)复配,增强对悬浮物(如黏土、腐蚀产物)的分散能力。
(2) 缓蚀作用
金属保护:
与Fe²⁺/Fe³⁺、Cu²⁺等金属离子形成致密保护膜(螯合膜),减缓碳钢、铜合金的腐蚀。
常与锌盐(Zn²⁺)复配,通过阴极极化增强缓蚀效果(Zn-PBTCA协同膜)。
铜材专用保护:与BTA(苯并三氮唑)复配,防止铜管点蚀。
(3) 高温稳定性
在冷却水系统(≤80℃)中性能稳定,优于ATMP/HEDP等传统膦酸。
2. 在锅炉水系统中的作用
锅炉水环境(高温、高压、高pH)对药剂要求更严格,PBTCA的应用需注意以下方面:
(1) 阻垢与分散
抑制硅垢(SiO₂)和铁沉积:PBTCA可分散胶体硅和氧化铁颗粒,防止在锅炉受热面结垢。
高pH适应性:在锅炉水(pH 9~11)中仍保持活性,但需与磷酸盐或聚合物复配以提高效果。
(2) 缓蚀保护
钝化金属表面:在高温下与Fe³⁺形成保护膜,减少锅炉钢的氧腐蚀和碱腐蚀。
减少结垢诱导腐蚀:通过阻垢间接降低局部腐蚀风险。
(3) 复配建议
低压锅炉:PBTCA + 磷酸三钠(Na₃PO₄) + 分散剂(如聚马来酸酐)。
中高压锅炉:需谨慎使用(高温可能分解),可替换为更稳定的膦酰基羧酸(POCA)或全有机配方。
3. 使用注意事项
pH范围:冷却水(pH 7~9.5)、锅炉水(pH 9~11),超出范围可能失效。
氯耐受性:耐余氯(≤1 ppm),但高浓度氧化剂会降解PBTCA。
环保限制:含磷,需符合排放标准(部分区域要求低磷/无磷替代方案)。
4. 典型应用案例
冷却水系统:
配方:PBTCA(5~10 ppm) + HEDP(3~5 ppm) + AA/AMPS共聚物(10~20 ppm) + Zn²⁺(2~5 ppm)。
低压锅炉水:
配方:PBTCA(2~5 ppm) + 磷酸三钠(10~30 ppm) + 联氨(除氧剂)。
PBTCA在两类系统中均以高效阻垢为主,缓蚀为辅,需根据水质(硬度、Cl⁻、温度等)调整复配策略。